「全民養老金」學者方案2015年12月23日記者會聲明

扶貧委員會在周永新教授團隊提交香港未來退休發展研究一年半後,昨日終於發表退休保障諮詢文件。但文件表明政府對類似周教授團隊建議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有所保留,並引用十月時發表的未來五十年人口推算數據,指出有關方案都會在2064年錄得鉅額赤字 (例如周教授團隊方案會產生五千億赤字,超過現時一年的政府收入),試圖使市民對這些方案產生恐懼,擔心其財政可持續性會出現重大問題。政府的目的是誘導市民接受現有以強積金及個人儲蓄為主要支柱,再附以需要接受審查的津貼計劃為香港未來的退休保障的基本制度。

新的人口推算結果是假設政府面對人口老化的狀況完全不推行任何政策或者所推行的政策都全盤失效。基於這些假設的數據,老年人口推算維持與2012年推算報告相約,但勞動人口則大幅下跌 (新的推算是2015年比上次推算少近四萬八千人,2041年則少超過十萬人)。由此而導至全民方案的供款減少,在五十年後出現嚴重赤字。我們認為政府假設自己毫無作為是十分荒謬,違反政府自稱適度有為的方針。

早前180學者曾發表新的全民養老金方案,指出由一個三方供款的部份預籌款項 (Partially Pre-Funded ) 的保障制度,如在2016年推行,能即時為長者提供每月三千五百元的養老金並取代現有的長者綜援金基本金額、長生津和生果金。日後發放金額更可隨通脹調整,到2064年仍有可觀的盈餘 (超過一千六百億元,2016年價格)。

三方供款的財政來源,首先是撥入政府原有推行的大部份長者社會保障支出 (包括綜援基本金額、長生津及生果金,但保留長者綜援的租金等津貼及傷殘津貼),我們推算單是這方面的款項,便足夠為每位長者發放每月一千六百五十元的養老金額。

第二,政府於2016年注資一千億,以產生投資收益 (假設每年實質回報為2%) 支付部份養老金。政府已於2015年財政預算將盈餘的五百億撥出作未來退休保障之用,方案要求政府另外再注資五百億於基金內 (共一千億、2016年檟格),以補償因政府拖延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以至減少的累積資金。注資可為每位長者每月發放一百二十元的養老金額

第三,向商界徵收額外的利得稅1.9%。目前的利得稅為16.5%,為全球最低的地區之一,建議向每年盈利超過一千萬的公司徵收累進性質的利得稅。我們估計2016年起能為基金提供每年一百一十四億的資金,為每位長者提供每月四百三十元

第四,僱員及僱主每月合共繳交薪金的百分之五的供款。僱員及僱主供款上限為2013年的三萬元 (2016年為 三萬三千多元, 僱員供款下限為2013年的六千五百元,僱主則不設下限)。例如一名月入二萬元的人士,每月供款為個人五百元及僱主五百元。有參與強積金制度的可由強積金供款撥出。我們估計2016年有關供款為三百六十六億,就算日後供款減少,仍能為養老金每人每月提供近一千三百元 。

若將全民養老金金額定於2016年的每月三千五百元,則基金可維持財政可持續性,並於2064年有一千六百億以上的盈餘 (2016年價格)。

我們重申,這方案是一種「部份預籌款項」而非「隨收隨支」 (Pay-As-You-Go, PAYG) 制度,養老金是劃一金額,而非其他國家地區推行與退休前入息掛鈎的長俸或養老金制度,建議方案的養老金總支出只按人口數目增減及按通脹調整。因此不會產生一般「隨收隨支」財政問題。

政府誘導市民接受的方案是將個人退休保障不足的長者,要他們接受貧窮的標纖,以獲得援助。在現有制度或政府傾向的制度下,被標纖的長者超過一半以上。這個制度所排除的,除了最有錢的百分之五至十的長者外,其餘主要是一生工作,有超過二、三十萬積蓄的中等收人的人士,和這些家庭的主婦和照顧者。這些主婦和照顧者因為要照顧子女或家人而喪失為自己作出更好退休準備的人。這制度基本上是懲罰他們。使他們在晚年擔心一旦因病、物業維修、子女遇上困難及其他個人及家庭意外而失去賴以退休的積蓄而要接受貧窮的標纖。這種退休制度不能為長者提供有尊嚴的退休生活保障。

我們認為香港的退休制度應該讓所有長者享有基本穩定收入的權利,有了這個基本退休保障支柱,長者可透過強積金及其他退休計劃改善自己的生活。衡量退休保障制度除了考慮財政可持續性,亦要同時考慮社會可持續性。全民退保制度讓所有長者都享受同一制度的保障,擺脫社會標纖,有效促進社會凝聚力和歸屬感,對社會產生穩定效果,有助維持社會不同階層的穩定及社群之間的和諧,促進社會可持續性。

現代社會的各類風險都有增無減,如經濟急速轉型和大幅波動、健康風險增加、房價高企以至老年保障不足等。這些風險會導至失業、收入下降、貧窮、嚴重及長期病患、年老無依以致生活質素大幅下降。以退休保障為例,強積金制度除了覆蓋有限、收費高昂,亦要僱員獨自面對投資風險而可能導至退休收入不足的困境。現代政府的職能是管理社會風險,全民退休保障與公共醫療、老人長期照顧服務都是有效協助長者面對不同的風險,有助提高長者生活的穩定的良好制度。

學者所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是建基於讓所有長者都能享有基本穩定收入的權利。就算基於最新的人口數據,方案仍能維持未來五十年財政上的可持續性,同時亦促進社會可持續性及協助市民面對年老退休收入不足的風險。這制度可成為香港退休保障的重要支柱,政府實不應再拖欠市民在晚年享有基本穩定收入的權利。

政府所推出的諮詢文件,明確地預設立場,旨在使市民對全民性的退休保障方案產生財政上不可持續及產生鉅額赤字的可怕印象,誘導市民接受政府所傾向的審查制度,而非有誠意接納社會對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意見。學者方案的發起人對這種諮詢方式非常反感,認為政府的諮詢文件並非為市民提供一份詳實及平衡不同觀點的文件。對於政府經已有預設立場及以不科學的推算方法,以龐大開支數字來恐嚇市民,我們不能接受。正是「非其非」,我們會拒絕參與政府舉辦的諮詢活動。然而,我們會透過媒體和民間諮詢會,講述我們為何對政府的預設立場感到不滿,及說明全民退保方案的可行性及對社會的重要性。